3:51 PM

靠北 ; 現在要看戲也沒得看了
PPS全都刪了diu ._.


終于把屋塔房王世子看完了 ; 呼呼 ~
這是讓大家清楚點的話:
《屋塔房王世子》是李熙明編劇痛失愛妻後的第一部作品。
從最初的角色設定,就可以感覺出編劇在借王世子之身表達著對亡妻的思念。
而到了第19集,編劇又借朴荷之口訴說著他想對妻子說的話,那些他沒有來得及說的話。
婚禮中的凄美一吻之後,李恪漸漸透明,兩人望著彼此,微笑、流淚。在李恪消失後,朴荷哭著說道:
  

     「走了嗎?我的話……聽不到了嗎?早知道……就先說再見了……傻瓜一樣沒能說出口...早知道……就說一路順風了」

語畢,一陣旋風颳起,卷著花瓣飛向了空中。我們知道李恪在這時才徹底離開,朴荷說的話他都已經聽到了。
為什麽要說“再見”?為什麽要說“一路順風”?因為我會在這裏等你的,等著你好好地回來。
無論寫小說還是劇本,其實再長的故事,作者想要表達的往往只是那麽一句話而已。而19集這個段落為我們展現的,也許就是編劇大叔的初衷吧。
  
到了第20集,編劇更是利用芙蓉與王世子的兩封信,直接道出了他的心聲。
  
  芙蓉給李恪的信:
  「邸下如果您讀到了這封信,就證明您仍然活著,芙蓉真的很高興。失去生命有一個好處,就是能讓我把藏在心裏一輩子的話放心地說出來。我一直……思慕著邸下。我這一生……都在愛著邸下。生亦是死,死亦是生。就算是過去幾百年,我依然會愛你。」
  
  李恪給朴荷的信:
  「朴荷,我平安回來了,你過得如何呢?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,那就是三百年後的信件了。還有,如果你找到了這封信,我就取消對你傻瓜的稱呼了。取消。果汁生意做得還好嗎?我現在只能想象著你做生意的樣子,伸手卻無法觸及。瘋了一般,要死一般,非常想你,朴荷,想聽到你的聲音,想碰觸你。如果死後能與你相見,我想立刻死去。」
  
結尾處,背著手的泰瑢說道:
  「為何來這麽晚?我等了許久。」
  朴荷回答:
  「你在哪裏?我一直……在這裏呢。」
  向朴荷伸出手的,既是龍泰瑢、又是李恪。
  而伸手回握他的,既是朴荷、又是芙蓉。
  「就算過去三百年,我……依然愛你。」
  
很多人會糾結結尾處那個人究竟是李恪還是泰瑢,在他們看來,朴荷愛的是李恪而不是泰瑢。而在編劇的設定中,泰瑢就是李恪,芙蓉就是朴荷,只是同樣的靈魂生活在了不同的時間和軀殻裏而已。只有他們是相同的人,“三百年後依然愛你”這句誓言才會成立。因為三百年後的我們,你還是你,我也還是我。生亦是死、死亦是生,在周而復始中,我對你的感情從未改變。無論穿越也好,轉生也罷,經過再久的時間,我依然會記得你,然後找到你,愛上你。無論經過多少次的輪回,對你的愛與記憶,早已融入骨血,成為我的本能。而你也會是一樣。
  
  你怎麽才來?我已經等了你三百年。
  你去了哪裏?我一直都在這裏等你。
  
另:關于編劇“轉生前後是同一人”的設定,還有一些間接的證據。比如李恪經常對朴荷說你在朝鮮時如何如何,朴荷也說知道我也在朝鮮非常高興。而這孽緣的四位主人公,在不同的時空中始終有著同樣的關係、做著的同樣的事情,不也正說明他們仍然是同樣的人麽?
  
又:李恪穿越三百年來到現代的目的是什麽呢?
是為了修正緣分偏離的軌道:前世的他與芙蓉、後世的泰瑢與朴荷本該是天造地設的一對。
在偏離的命運中,本該是世子嬪的芙蓉為了保護愛人默默死去,意外落水的泰瑢也終不能與心儀的姑娘相見。
11集中李恪曾說過,朴荷與泰瑢是命中註定要見面的。這是編劇早早留給我們的暗示。
  
編劇用這20集的篇幅,寫著一封給亡妻的情書,訴說著他的思念:即使死亡也無法將我們分開,三百年後我依然會愛著你。



看到這段文字我都快哭了 TT
細水流長的愛情 ; 指的就是這種吧 ((:
三百年後,我依然在這里等你、愛你。


最近在追著《仁醫》; 金在中依然演苦逼男二
*真的夠了 ; 還我們像《危險的愛情》里的金在中好嗎 -,-*
這個假期很忙 ; 阿不對應該是很空閑才是




走吧 ; 我們去唱K
唱走心里的不舒暢 ((:




說實話 ; 男裝比女裝還要好看
這是不是代表以後男生也會比女生好看阿 ..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

Like us on Facebook

Flickr Images